旋风除尘器于1885年开始使用,已发展成为多种形式。按气流进入方式,可分为切向进入式和轴向进入式两类。在相同压力损失下,后者能处理的气体约为前者的3倍,且气流分布均匀。旋风除尘器是由进气管、排气管、圆筒体、圆锥体和灰斗组成。旋风除尘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和维护管理,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都较低,已广泛用于从气流中分离固体和液体粒子,或从液体中分离固体粒子。在普通操作条件下,作用于粒子上的离心力是重力的5~2500倍,所以旋风除尘器的效率显著高于重力沉降室。利用这一个原理基础成功研究出了一款除尘效率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旋风除尘装置。在机械式除尘器中,旋风式除尘器是的一种。它适用于非黏性及非纤维性粉尘的去除,大多用来去除5μm以上的粒子,并联的多管旋风除尘器装置对3μm的粒子也具有80~85%的除尘效率。选用耐高温、耐磨蚀和腐蚀的特种金属或陶瓷材料构造的旋风除尘器,可在温度高达1000℃,压力达500×105Pa的条件下操作。从技术、经济诸方面考虑旋风除尘器压力损失控制范围一般为500~2000Pa。因此,它属于中效除尘器,且可用于高温烟气的净化,是应用广泛的一种除尘器,多应用于锅炉烟气除尘、多级除尘及预除尘。它的主要缺点是对细小尘粒(<5μm)的去除效率较低。






预防关键部位磨损
影响关键部磨损的因素有负荷、气流速度、粉尘颗粒,磨损的部位有壳体、圆锥体和排尘口等。防止磨损的技术措施包括:
1)防止排尘口堵塞。主要方法是选择卸灰阀,使用中加强对卸灰阀的调整和检修。
2)防止过多的气体倒流入排灰口。使用的卸灰阀要严密,配重得当。
3)经常检查除尘器有无因磨损而漏气的现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予以。
4)在粉尘颗粒冲击部位,使用可以更换的抗磨板或增加耐磨层。
5)尽量减少焊缝和接头,必须有的焊缝应磨平,法兰止口及垫片的内径相同且保持良好的对中性。
6)除尘器壁面处的气流切向速度和入口气流速度应保持在临界范围以内。

旋风除尘器下边的严密性是干扰除灰预期效果的又一个主要因素。汽体进到旋风除尘器后,沿表面由上而下作螺旋状转动健身运动,这股往下转动的气旋抵达圆柱体底端后,从而往上,沿轴心往上转动。旋风除尘器内的压力分布,是径向各截面的负担转变较小,轴向的负担转变特别大(关键指负工作压力),这也是由气旋的径向速率和径向速度的分散战略决策的。气旋在筒内作匀速圆周运动,两侧的工作不顺心于里侧,而在外面壁周边负工作压力高,轴心处静降低。即使旋风除尘器在正压力下健身运动,轴心处也为负压力,且一直提高到排灰进出口的负压力大,稍不严实,就会造成很大的自然通风,已沉集下来的必然被上升气流带出排气阀门。因此,要使除灰确保方案设计规定,
就需要确保排灰口的严密性,并在保证排灰口的严密性的情形下,立刻消除除尘设备圆柱体底部,若不可以持续立刻地排掉,浓度值值较高的就会在底端运作,造成圆柱体过多损坏。